1月11日,海南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推进大会在海口召开,在总结过去全域旅游建设经验的同时,大会对未来三年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会上,陵水县就如何创建及持续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做了经验交流。
会上还为新评定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高等级旅游业态单位进行授牌。其中,海南陵水富力海洋欢乐世界、海南白石岭旅游区等作为获评2022年国家A级景区代表接受授牌。
据了解,自2016年原国家旅游局确定我省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以来,全省上下以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旅游+”产业融合为发展理念,“点、线、面”综合推进,全省全域旅游取得阶段性成果。三亚市吉阳区、保亭县、陵水县先后获认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点线面”建设迈上新台阶。“点”的打造进一步丰富:目前全省共拥有A级景区84家,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6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3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5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4家,全省椰级乡村旅游点241家,引进高端国际品牌酒店103家,星级饭店115家,评定乡村精品民宿132家;“线”的串联进一步加强。“交旅融合”“运游结合”快速发展,快进慢游的综合旅游交通体系逐步完善;加快推动环岛旅游公路、西环普速铁路旅游化改造,优化岛内公路、铁路沿线站点等交通廊道的旅游服务功能;“面”的改善进一步扩大。全域旅游“五网”建设稳步推进,全面完成旅游领域“厕所革命”,基本实现“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有效”的预期目标。加快旅游标识标牌和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体系建设,设立多层级旅游集散网络,促进了旅游软硬环境等“面”的改善。
陵水特色旅游发展成果显著。陵水红角岭航空飞行营地年接待量稳居全国前三,逐渐成为我省旅游消费新热点。潜水、沙滩、冲浪、帆船、帆板、摩托艇、水上自行车等滨海旅游产品深受游客青睐。接下来,陵水县还将继续提高旅游经济社会效益。
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市县应结合实际情况设定目标。未达到申请验收门槛条件的市县,首要任务是大力推进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已经具备申请验收资格的市县,要持续对标创建,争取尽快通过国家验收;同时,要补齐短板,逐条逐项抓好整改提升,尤其是做好氛围营造。
在推进大会上,我省就明确提出,海南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就是要聚焦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大力推进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和旅游效益最大化,将旅游业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着力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提高坚实保障。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是一项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的系统工程。据悉,我省计划编制《海南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拟于近期正式印发。会议要求,各部门、各市县要对照方案中的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层层细化,确保每个目标落到实处。同时,各市县要对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八个方面进行查漏补缺,对标对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管理水平、激活旅游产业发展,切实以全域旅游创建为抓手,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支持旅游新业态发展,促进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需要企业等涉旅市场主体的大力支持配合和广泛积极参与。大会要求行业要抓好提质升级工作,大力推进硬件升级改造和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以满足市民游客高质量、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同时,要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以标准化为抓手全面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积极扩大旅游标准在涉旅场所的覆盖面和普及率。